14歲孩子厭學怎么辦?
3月14日,廣東東莞,10歲男孩逆反該不該讓兒子休學?
江西南昌,14歲男孩因與母親爭吵竟然留下一封遺書,跳河自殺。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廣東惠州,16歲少年失聯當天被抓獲,隨后他的遺書從19樓縱身一躍,隨即留下了兩行字:
親
。
對此,很多家長表示很詫異:這么小的孩子,自己的媽媽怎么可能會自殺?
看完他的遺書,人們都覺得很心痛,原本挺開朗的孩子,怎么會如此輕易地離開呢?
原來,孩子在19歲的時候,突然叛逆起來,家長唯一能做的就是給孩子尋找一個好的學校,好的班主任。
憑借自己的努力,他獲得了優秀的成績,以后的人生還有更多的選擇。
所以,當孩子在叛逆期間遇到了煩心事,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
孩子叛逆,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不要緊緊盯著孩子的成績,也不要一味地批評指責。
善于傾聽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
要想讓孩子有好的學習成績,就應該放棄那些錯誤的教育方法。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教育孩子不是簡單的監督孩子寫作業,也不是為孩子報了多少補習班,更不是為孩子請了多么多么多么多么多么優秀的老師,而是幫助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修養。
尊重孩子,給孩子充足的自信
著名教育學家阿爾伯特·梅拉比尼說:“孩子們常常會在無意間擺脫父母的幫助,尋找獨立的自我。”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就更應該著眼于孩子的未來。
只有在這樣一個“被信任”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才有足夠的底氣和勇氣直面外界的挑戰,敢于直面挫折和失敗。
李玫瑾教授說過:“兒童的問題都是滯后的,當你發現孩子很小的時候,問題已經顯現,你要開始重視。”
父母的信任,是對孩子最好的滋養。
只有信任,才能讓孩子更加自信,才會有底氣,才能應付得更加從容。
02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著名教育家陳鶴宇說過:“無論什么時候,教育者都要思考,而且要有一種能力,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
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是由他的大腦構造出來的,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父母應該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孩子有思考的能力。
可是,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在生活之中,什么事情都自己包辦,替孩子做決定,什么事情都幫孩子操心。
這就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孩子在學校經歷了一些磨難之后,孩子就很難適應這種磨難,也難以體會到獨立思考的樂趣。
所以,父母千萬不要什么都替孩子包辦,什么都替孩子承擔,這樣一來,孩子就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孩子也會失去了鍛煉的機會,因為這種依賴感,會讓孩子什么都依賴父母。
二、父母該怎么做才能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呢?
1.父母要懂得放手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父母不要再用命令的語氣和孩子說話,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商量著來。
2.多鼓勵孩子,挖掘孩子的優點
孩子的自信心總是強于父母的否定,父母要盡量鼓勵孩子,多發掘孩子的優點,發現孩子的亮點,并給予積極的肯定。
3.多陪伴孩子,關心孩子
如果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的關注,他就會轉向其他的地方去尋找,手機里的世界正是能給他安全感和鼓勵。
父母不要總是缺位,適當的陪伴孩子,做他們的朋友,傾聽他們的煩惱,感受他們的快樂,才是父母最應該做的。
4.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釋放孩子的壓力
孩子之所以會沉迷手機,是因為太孤單,除了手機游戲,沒有人陪他玩,他們才會選擇游戲作為自己的朋友。
父母要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樂趣,這樣就不會把重心放在手機上。
5.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家長不要在一旁玩手機。不要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在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家長也在玩手機。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家長不要在旁邊玩手機。
孩子做作業,家長不要在一旁看電視,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家長也不要在一旁玩手機。
當孩子學習了,家長不要在一旁玩手機,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6.引導孩子有更多的興趣愛好
當孩子學習有了更多的興趣愛好,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就不會那么大了。
如果孩子還小,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多和孩子玩一些親子活動,培養孩子健康的興趣愛好。
7.和孩子約法三章,并且嚴格執行
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家長就應該跟孩子約法三章。
告訴孩子,自己真正應該做的事是什么,而不是盲目的跟孩子做交易。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9xo69.com/5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