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孩子教育咨詢:
去年一月份孩子的家長帶著孩子來我家做咨詢,當時孩子不去上課,天天在家玩手機,也不和父母交流。現在孩子已經不愿意在學校和我們交流了,整天沉迷在網絡游戲里,晚上都不睡覺,也不出去工作,也不說話,我們說什么他都不聽,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我們做家庭教育11年多來,面對家長咨詢孩子網癮嚴重,孩子抵觸上學,孩子跳樓輕生,孩子割腕自殺的這些案例,我發現家長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在網絡中尋求一種心理上的歸屬感,如果家庭教育未能成功,反而會成為孩子“報復”的禍害。
我曾經接觸過一個案例,在廈門一家網吧中,當時孩子正在做作業,父親突然進來看到他,就罵了他幾句。孩子嚇得嚇得不敢吭聲,一屁股坐在桌子上,捂著臉,可是后來才告訴父親說自己患上了抑郁癥。
在跟家長的溝通中得知,孩子從小就被要求做家務、好好學習,甚至有時候還幫父母做家務,這是非常錯誤的教育方式。父母的這種過激行為,不僅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還會因為在父母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孩子對父母越來越失望,更加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封閉自己的內心世界。
實際上,孩子沉迷手機這件事,不是孩子的錯,錯就錯在父母沒有好好教育孩子。也不是孩子的錯,只是父母沒控制住自己,他們沒有走進孩子的內心,總是一味的指責和埋怨。這樣做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越來越不愿意與父母溝通交流,對父母的話也越來越少了。
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應該要恰當,要認真傾聽,不要急著反駁。父母在傾聽孩子說話的過程中,一定要耐心的聽完,讓孩子說說他的想法,父母在傾聽的過程中,不要打斷孩子,只要在孩子開始說了,就及時的給予肯定,如果孩子說的不對,也要及時的糾正。
父母可以對孩子說:“你說得太對了,但是我覺得你說得不對。”父母聽孩子說的時候要引導孩子,并告訴他要怎么做。孩子發現自己的想法被父母理解之后,就會逐漸的愿意與父母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會主動的詢問父母的意見。
這個時候,父母也可以進一步的將孩子分析的話題進行,讓孩子可以從中有所思考。但是,一定要注意語氣和方式,不要將自己的觀點強加于孩子。不然的話,孩子不愿意跟父母分享,親子關系緊張,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
3、重視交流,做孩子的朋友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所以會變得很難,就是因為雙方之間的溝通方式不對。父母總是高高在上,總是用命令的語氣來跟孩子說話,那么孩子自然也會變得很不愿意跟父母溝通。
其實,孩子之所以會變得很不聽話,很有可能是父母的溝通方式不對,導致了孩子的不自信,影響了孩子的心理成長。作為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多與孩子溝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多讓他們感受父母的想法,多給孩子一些尊重,不要總是用命令的口氣去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那樣只會讓孩子產生反感,從而更不想去做了。
今日話題:
你家的孩子也有不聽話的時候嗎?你是怎么管教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9xo69.com/5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