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直說討厭學習,討厭學習是因為學習的知識都是枯燥乏味的,覺得學習是給父母學的,所以父母必須不斷給孩子灌輸知識,而且以“勞動”的為主,孩子只要不懶惰,父母一定不會在學習上給孩子施壓,至于孩子是不是不想學習,家長都不會說,而是會說:“不想學就別學了,反正是個活學到老的,快去學習吧!”這樣一說,孩子就會明白,父母說的不是真的想要學,而是在說這是父母故意的。
而父母總是會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孩子應該怎么做,應該堅持怎么做,結果卻不一定是這樣,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在父母的眼里,這個孩子就是“沒出息”。這就讓孩子,誤以為自己是不想努力,不是個“好孩子”。
這樣一來,孩子怎么可能會努力學習?因此,孩子只能忍著。家長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可以理解孩子,但是不應該打斷孩子的學習,用理性的方法來幫助孩子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努力學習,從自己的事情出發。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家長怎么做才能有效、有效?
找到孩子的學習目標
要從孩子的學習目標入手,如果孩子覺得自己對學習是有興趣的,那么他就會努力學習。這就是一個好的學習目標。這個目標應該是合適的,切合實際的,父母不要對孩子的學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孩子稍微有點進步就要及時的鼓勵。
這樣的話,孩子就會努力的努力學習,當孩子考不好的時候,他就會自我否定,對自己失去信心。這時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目標,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有一個正向的激勵,讓孩子看到希望,重拾信心。
我認識一位家長,他家的孩子從小就特別喜歡玩游戲,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非常高,看到孩子成績一直在下降,就非常心急。當孩子下次成績依舊不好的時候,家長就會訓斥孩子。當孩子考的不好的時候,家長就會說,就不努力,看你以后怎么辦?
長期這樣下去,孩子就會變得特別沒有自信,他的內心就會對學習產生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做不好,這樣的話就會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對學習也沒有什么好的心理作用,對于孩子的成長也沒有多大的益處。
其實有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著去了解一下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是因為他們太敏感了,其實并不是他們想這樣,而是他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成長環境的影響,因為他們還沒有太強的自制力。當他們沒有太強的自制力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地提醒他們,但是不要過度地像一個成人一樣去控制他們。
我觀察到兒子把房門重重地摔碎,離家出走的這種行為是非常嚴重的,這時候就可以采取行動了,告訴他,其實這件事情對于他來說就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對這件事情沒有太過于敏感,其實他是可以做到很好的,也就是說他能夠非常輕松地處理這件事情的。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平時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有意識的去引導孩子,讓孩子能夠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如果這個世界是可以發展的,那么孩子們的未來將是非常美好的。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9xo69.com/7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