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的孩子還會繼續讀書嗎?
沒有。
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不應該像第一個提到的,因為孩子可能太多,也可能太過于強烈。他們已經被某種學習的痛苦所打垮了,他們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支撐他們繼續學習下去,他們的思想已經無法支撐他們繼續學習下去。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比如,這次,孩子只有七歲的大女兒沒考上高中,他聽到了電話那邊的這位媽媽的聲音,他帶著他去了孩子的學校,他到學校找到了老師,老師的辦公室對這位媽媽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他一個人打了兩個小時的車,才打給了孩子。
第二天孩子上學后,他回家,這位媽媽才告訴了他這件事。
她說:“你知道什么叫做不上學嗎?叫不上學你就去死吧,那又能怎么樣?”
我雖然知道,孩子當時的反應是非常的無助,但是我當時并沒有去解決問題。
他是一個17歲的男孩,平時的學習壓力確實很大,而且作業也多,在學校還有考試,每周他都要去上補習班。
我和他爸在看到孩子的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思考,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呢?難道真的是因為他喜歡學習嗎?不,這還得回到你們的教育問題上來。
有一些孩子,平時很愛學習,但是,有一天他突然開始厭惡學習,他可能不是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而是他的動力已經被耗盡了。
后來我們不得不“想”辦法,讓他在補習班做功課。
我問,你會因為做功課比學習本身更重要嗎?
“我不會”
“那我們去補哪個學科”
“如果你們兩個星期內能補上來,那我就讓你去讀”
“如果能考到前三名,那我就去請你爸爸的家教”
“如果你每天都能堅持閱讀,我就給你買手機。”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是孩子的榜樣,但是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也會影響著孩子。
你的一言一行,是孩子的榜樣。
所以,不要用物質獎勵去要求孩子,有一個好的初心,就是讓他們明白,父母對他的愛,從來都不會變,變成,一臺手機就讓他們迷失了自我,讓他們失去了平常心。
教育孩子,是一場家庭的修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言傳身教,教子亦師。
只有當我們時刻都在學習,有原則,有恒心,我們才能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不至于步履艱難。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9xo69.com/6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