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藏后凋節,歲有大寒知。”
《中國天文年歷》顯示,北京時間1月20日17時零分迎來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大寒”。此時節,天氣雖依然寒冷,但春天的腳步已越來越近了。
大寒節氣有哪些特征
為十二月中,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冬至一陽初生后,經小寒至大寒,陽氣逐漸強大,由下而上,在逼迫寒氣以全部能量抵制。由此陰寒密布地面,悲風鳴樹,寒野蒼茫,寒氣砭骨,才是大寒。
但大寒后十五日,壯陽就會出地驅逐陰寒,這就是立春。
一候雞乳:大寒之日“雞乳”,雞是木畜,提前感知到春氣,開始孵小雞了。
二候征鳥厲疾:大寒后五日“征鳥厲疾”。征鳥是指鷹隼之類遠飛之鳥,厲疾是厲猛、捷速。
三候水澤腹堅:再五日“水澤腹堅”,上下都凍透了,寒至極處,按物極必反原理,堅冰深處春水生,凍到極點,就要開始走向消融了。
農歷十二月,一年中最后一月,最冷的一月稱“臘月”。這個“臘”原是獵取禽獸肉以祭祖,與“伏”對應。周朝稱“大蠟”,“臘”也稱“索”,“索鬼神而祭之”。元稹有詩:“臘盡殘銷春又歸,逢新別故欲沾衣。”
大寒關鍵字一:冷
“小寒大寒凍成一團”
“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大寒大寒,無風也寒。”
“大寒不寒,人馬不安。”
“冷”是大寒諺語中的主角。
今年大寒正始于“四九”的第三天。盡管不如小寒時節冷,但氣象資料顯示,大寒時節寒潮南下比較頻繁,常會帶來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
中央氣象臺天氣預報顯示,從19日起,一股較強冷空氣將南下。
不過,大寒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大寒節氣雖然還十分寒冷,但隱隱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跡象。
正所謂“堅冰深處春水生”“蠟梅花開迎春來”。大寒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大寒關鍵字二:年
小寒大寒,殺豬過年。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有啥習俗
大寒亦是繁忙的時節,由于與歲末時間相重合,家家戶戶也加快了籌備新春的腳步。大寒的習俗也都與過年有關。
大寒習俗一:備年貨
除了準備年貨門聯外,腌制各種臘食,煎炸烹制雞鴨魚肉等各種年肴也可算作這寒冬時節里的一件大事。
大寒習俗二: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一般情況下,尾牙祭祀多在十二月十六日的下午四五點開始祭拜。尾牙祭拜土地公時,供桌會設在土地公神位前。在門口或后門處也會設供桌,以祭拜地基主。祭祀的供品有牲禮、四果、春卷。
作尾牙算是感謝土地公對信眾的庇佑,所以會比平常的作牙更加隆重,且各公司的老板設宴犒賞員工,慰勞員工一年來的辛勤。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誰。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將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過個安穩年。
大寒習俗三:踩歲
舊時大寒時節的街上,常有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的影子。
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人們將芝麻秸撒在行走之處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求得好口彩。
這也使得大寒驅兇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大寒習俗四:糖粘灶王嘴
大寒期間,農歷臘月廿三為祭灶節,自然就少不了祭灶的習俗。
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個家中監察人們平時善惡的神,每年歲末回到天宮中向玉皇大帝奏報民情,讓玉皇大帝定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爺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化開,涂抹在灶王爺嘴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不讓灶王爺說壞話。
常用的灶神聯往往寫著“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類的字句。
大寒美食:八寶飯
八寶飯,大寒節氣習俗食物,是漢族食品,流行于全國各地,江南尤盛。糯米蒸熟,拌以糖、豬油、桂花,倒入裝有紅棗、薏米、蓮子、桂圓肉等果料的器具內,蒸熟后再澆上糖鹵汁即成。味道甜美,是節日和待客佳品。大寒節氣嚴寒之際吃八寶飯有健脾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適用于身體虛弱、倦怠乏力等氣血兩虛的人群。
大寒關鍵字三:藏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黃帝內經》
大寒的調養秘訣便是一個“藏”。大寒時節是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此時養生最重要的莫過于一個“藏”字,藏什么呢?一是要藏身體,二是要藏情志,二者的根本目的是要藏陽氣。
那么怎么來藏呢?
一、睡眠調養—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必待日光者,意思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聽太陽指揮,我們現代人做不到,但是可以在日出前、日落后盡可能的少活動,以養人體的陽氣,使陽氣不被擾動,處于潛藏狀態。
二、情志調養—若伏若匿,若已有得
黃帝內經的要求“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情志也應該像埋伏藏匿一般安靜,要像得了什么小秘密一樣的偷著樂的狀態,不宜大喜大悲,大開大合。
三、運動調養—去寒就溫,無泄皮膚
冬天常見很多人運動,大汗淋漓,這個狀態正好違背了冬天的養生關鍵,血汗同源,精血互化,冬天本應避寒,使毛孔緊閉,而大汗則違背了這一常規,使陽氣外泄了,因此冬天運動愛好者應該做一些溫和的適度的運動,以增長陽氣為主而不是損耗陽氣。
四、飲食調養—抵御寒冷,適當溫補
為了抵御寒冷,適宜吃一些溫暖的食物,推薦當歸生姜羊肉湯。當歸生姜羊肉湯為醫圣張仲景的一道散寒良方,做法為當歸30克、生姜50克、羊肉500克燉服,適用于體虛內寒者養陽氣。
總而言之,大寒養生以順應自然、藏匿陽氣為主,與損耗陽氣相關的事情,比如熬夜、大喜大悲、劇烈運動等都不宜做。
大寒過后,一天天走向立春,
春天的腳步近了,人間四月天就在眼前!
(新銳大眾)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9xo69.com/153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