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俞敏洪的關于教師的一番言論迅速地上了熱搜,他點評中國的教師,是一群不讀書的人在教書。

他認為一群不讀書的人在教書是沒有本事把當代的中學生教好的。
對此現象教師們也承認沒有達到他的“標準”。
老師們對讀書的理解是目前只是鉆研高考,鉆研中考,專研學科教育,沒有太多的閱讀其他的人文社會等,關注的就是閱讀學科教育、教育學、心理學、班主任之類的書本知識。
其實比老師們不讀書,更可怕的是家長沒有讀書。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永久的老師。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出生需要夫妻雙方愿意就可以了,但是養一個孩子是人的一生當中最難、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我們的家長根本就沒有接受過任何的培訓與教育。

有人就說過:最可怕的是,我們很多職業都有資格證,但是我們的父母都是無證上崗的。
很多的家長的經驗來自于自己的實踐經驗和道聽途說。家長不讀書的危害有哪些?
一、育兒知識淺薄,不懂得遵循教育規律。
這兩天看網上流出的一個媽媽加入一個育兒群,最終導致孩子趴睡致死的案例。

真的非常的痛心,這樣的家長為什么如此的無知,把希望寄托于一個微信群當中。
二、自己不讀書,卻要孩子認真讀書。
我們的家長很多時候都是要求孩子讀書,讀課外書,多閱讀。經常會遇到家長和我抱怨,我們家孩子一天到晚就知道抱著手機,從來不看書,我說他他還他還反抗。
我就會問請家長,那請問您看書嗎?

家長的普遍回答就是:我工作累死了,忙死了,回家哪有精力去看書,到家還要做飯,洗衣服做家務,也就剩一點的時間就看看電視,玩玩手機,休息休息。
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終身老師。家長不讀書卻一點要求孩子讀書,真的是一個非常痛苦的事情。

美國教育家John Werner曾說:“不能期待孩子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很多孩子來自于沒有閱讀習慣的家庭,這樣的孩子常會因為電視而犧牲閱讀的時間。”有了豐富藏書,不過才跨出第一步,我們還得確保孩子的閱讀。請注意,是確保,而非僅僅鼓勵、提倡或期盼。“確保”,意味著時間上的保留、環境上的打造,以及氣氛上的營造。家庭的閱讀環境和氣氛是重中之重。
三、出現教育問題從不改進。
不管什么時期,很多的孩子都會出現一些特殊的問題,青春期等等,但是我們很多家長依舊是沿用著小時候孩子小時候的教育觀念,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不懂得改進。

我作為班主任和家長溝通的時候,家長就會說:我家孩子我一直就是這樣管教的啊,哪有什么問題。
其實我們最終和孩子應該是共同成長的過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教育知識也需要不斷進步的。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9xo69.com/9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