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感覺是初中以后開始厭學,最明顯的就是不愛寫作業,節假日基本就是手機不離手,平時放學以后恨不得把書包扔得遠遠的,趕緊就進屋玩手機游戲,作業每次等夜里十一、二點才開始寫,有時孩子睡覺就得一、二點了,白天上課就會犯困,不斷的惡性循環,學習成績自然很差。

隨著孩子的厭學狀態越來越嚴重,我是束手無策,感覺自己越來越焦慮,這樣下去孩子都考不上高中,那還怎么考大學?考不上大學肯定沒有好工作呀,孩子的未來就毀了。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孩子初三的上學期末,就發生了我前文說的搶摔手機事件,讓我走上了學習家庭教育的道路。

學習之初最難的就是放下自己的焦慮。但是這是必須要走的一步,因為如果自己的狀態是焦慮的,不但讓家里充滿了負能量,更幾乎沒有解決孩子厭學,沉迷手機游戲問題的智慧。
現在回想起來我是這樣做到的。
一、改變自己的信念
賈容韜老師在《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 2 中對網癮做了詮釋:網癮是孩子對待錯誤家教方式的抗爭手段;網癮是孩子丟掉理想和信念之后精神寄托的另一種方式;網癮是孩子渴望被認可、追求成就感的非理性選擇;網癮是孩子精神長期壓抑后的一種心里宣泄。

孩子厭學后我的兩眼只盯在學習上,在意的只有孩子的學習成績,學習不好就甩臉色給孩子看,不了解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難,更得不到認同,那時候對愛人也多是指責抱怨,孩子一定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難怪孩子到網絡里尋找精神寄托呢。所以這是孩子解決自己問題的方法。當我認識到這一點,我感覺應該感謝手機游戲,要不然孩子內心的痛苦到哪去宣泄呀。

二、讀書學習
和潤萬青是沉浸式的家庭教育平臺,除了上班以外,周一到周五幾乎每天晚上都有課程、直播或是家長分享,我是每期不落。
自從大學畢業以后,除了偶爾翻翻專業書以外,在我的概念里好像我的學習生涯結束了,我只要盯著孩子好好學習就行了,現在我又重新開始了讀書,而且特別勤奮,受賈老師影響,早晨早起一小時用來讀書。
讀書學習讓我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也使我無處安放的焦慮也得到了緩解。

三、給自己注入正能量
首先是相信孩子
隨著學習的深入,對網絡游戲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對孩子成長發育階段特點更加了解,父母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慢慢有了尺度,而且學到的知識理念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可見的效果,焦慮自然就減輕了很多。相信孩子是一種正能量,傳遞給孩子的是他能行。每個孩子都是向上向善的,沒有了對孩子的干涉和打擾,孩子一定會為自己的未來負責,所以給我帶來不少驚喜,焦慮也就減輕了。

另外在我焦慮的時候還曾經多次朗讀賈容韜老師的好父母宣言,記得有一次早晨孩子沒去上學,我的焦慮情緒特別嚴重,但我已經學習了,也跟孩子談過學習是她自己的事,于是我就騎自行車往班車站趕,邊騎車邊心里默念,越念心里越輕松,最后竟然一邊騎車一邊大聲朗讀起來,心里越來越平和,后來想起這件事就覺得自己很好笑,大街上的人備不住以為我是個瘋子吧,管不了那么多了,為自己注入了正能量,我感覺不焦慮了是真的
如果您也正處于孩子厭學,沉迷手機游戲的焦慮中,不妨試試這三點建議,一定管用。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9xo69.com/4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