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最近做什么都提不起興趣,早上起床拖拖拉拉偶爾還會發小脾氣。問他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他也不說。
我們提出周末帶他去圖書館,他也不想去。最近一次的考試成績也下滑了不少”米粒媽滿是疑惑的問我,這孩子是不是開始厭學了。
孩子出現不想學習的情況實屬正常,但家長不能輕視。孩子開始不愛學習都會發出這3個信號,家長務必馬上糾正!
1、抵觸所有和學習有關的事
古人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的過程是苦的,但其結果是甜的。
孩子抵觸和學習有關的事情,比如早上不想起床上學,需要父母再三催促,總是遲到;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堂上或呼呼大睡或交頭接耳;晚上回家對待作業也是各種拖延。
對于一切關于學習有關的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總之學習的過程很被動,主要原因是提不起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找不到快樂。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了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真正愛上學習,獲得成就感,他才能主動接觸新知識。
對策:
01、了解真實情況
孩子出現上述情況,父母定不能坐視不理,和孩子盡心一次促膝長談的,不管是間歇性不想學習,還是真的找不到興趣,父母都應了解內情,遇到問題,和孩子一起努力打敗問題。
02、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針對孩子討厭的重點科目,給孩子買相關的輕松書籍或帶孩子聽有趣的講座,看有趣的紀錄片,用輕松的方式讓孩子去接受并從中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
其次要對孩子進行表揚,表揚孩子具體的小進步,給與鼓勵讓他們有成就感。如此,孩子便會主動接受學習任務。
2、沒有學習計劃,缺乏學習目標
嬌嬌媽說:“我家孩子今年四年級,學習中等,在最近一次的考試中,成績并不理想。當時我語重心長地問她,你對下次的考試有什么目標嗎?她直接告訴我,沒有。”
許多孩子對考試不重視,對成績沒要求,之所以每天早出晚歸上學,只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和交進去的學費。
孩子對學習沒計劃,更沒有明確的目標,很容易在此過程中渾水摸魚而無法學到真正的東西。
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習,也不清楚學習這些他有什么用。
對策:
01、當發現孩子動機有問題時,要及時糾正,孩子學習不是為了父母,更不僅是成績,而是為了他自己。
正如《孩子你慢慢來》中母親對兒子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
有了正確的學習動機,孩子才能全身心投入學習。
02、明確目標,制定計劃
《禮記·中庸》中講道:“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不論什么事情,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就有可能成功。
很多孩子就是因為做事沒計劃,學習才一直沒有進步。每次考試分析完試卷后,一定要制定下一次的目標,并附帶獎懲制度激勵孩子。
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則,做事不拖延,對待孩子的學習,要與孩子一起制定書面計劃,并附帶獎罰機制。
3、寫作業拖拉
“玩完手機,別忘了寫今天的作業”,小姨對10歲的小鑫 大聲說道。
每天小鑫吃完飯都有半小時玩手機的時間,但是小鑫玩手機可不止半小時,時間一到各種磨蹭各種借口不愿放下手機。
在小姨的軟磨硬泡下,小鑫放下手機去寫作業了。作業其實并不多,專心注意力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但是小鑫每天都需要兩個小時甚至到睡覺的時候了還邊打瞌睡邊寫作業。
小姨抱怨道,這孩子一點兒也不聽話,每天寫作業拖拖拉拉,一定是不想學習了。
說的沒錯,當孩子不想寫作業,注意力不集中,沉迷手機的時候,多半是不想學習了。或者說找到了比學習更有趣的事情,那就是玩手機和發呆。
尹建莉老師說: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會把一件事做好。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重視,如果壞習慣一直不改,不僅學習成績提不上去,還會害了孩子的整個學習生涯。
對策:
01、與其催不如定規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不愛學習除了要幫孩子找回樂趣,獲得成就感之外,還要制定規矩。
不能所有的事情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告訴孩子現在學習不吃苦,將來的生活準辛苦。玩手機只能獲得一時快樂,而學習卻能讓你一生受益。
父母要嚴格規定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事先約定,時間一到上交手機。并且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父母盡量也不要玩手機看電視,陪伴孩子一起學習。
02、父母以身作則
在平時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里,父母要減少玩手機的時間,與孩子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想讓孩子優秀,自己必須做一個愛學習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對象,良好的習慣也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
總而言之,孩子不愛學習的信號很明顯,父母一定不能視而不見,與孩子進行一次敞開心扉的交談,聆聽孩子的心聲,幫助孩子解決所面臨的學習問題。
告訴孩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現在不好好學習,將會換來一生的底層和卑微,從內心激起孩子的學習斗志,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是值得一生為之付出努力的事業。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9xo69.com/23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