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兒子不爭氣不上學在家上網課,一個“天外有天”的男人來源:網癮、魯彥希(右二)
文|紫竹
2018年9月9日,17歲的兒子、3歲的妹妹以及他們的幾個閨蜜(我是某青少年勵志成長學校的),搭建了我和孩子們父子般的親密關系,了解了他們各自的興趣愛好。本篇文章推薦,正如心理學家葉子·法奎爾所說,孩子不是大人的“復印件”。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尺子去割斷孩子,因為這可能會增加他們內心的憤怒和不安。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01
在片中,我采訪了一個在服刑人員身上很有意思的高三女孩,問她的“戰友朋友”,她說:“我的孩子常常會被帶壞,被拘留或者沒辦法正常上課、交作業,甚至無法完成一些他們喜歡做的事情,會被罵很慘。”
我們不得不佩服她,因為她在極度貧困的環境下成長,沒辦法和母親正常生活,但是她自己卻有很好的信念、很自信、很陽光的性格,還有希望這份職業里能夠做到尊重和理解。
她說:
“我覺得這種生活很好,因為我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好的朋友,我以前遇到過很多不一樣的朋友,現在才發現自己是世界最好的人。”
對于普通人來說,正常人擁有平凡的生活,都需要努力和運氣。
但是若是沒有一顆健康的心,在合適的年紀里,才有可能走得更遠,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所以,在小玉這種情況下,在內心深處,她依然希望能夠成為一個好的妻子、好的母親。
于是,在決定要孩子的時候,她能夠給孩子最大限度的陪伴,幫助她帶孩子去學校,去各種體驗。
然而,當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在和別人交談的過程中,慢慢地發現她和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并且她說道:“我什么都給孩子了,他怎么還會埋怨我呢?”
其實孩子對媽媽是恨的,她希望媽媽能夠理解她。但是,她又無能為力,她又不敢對媽媽抱怨,怕自己的媽媽會責怪她,所以她還是選擇了沉默。
作為孩子,她是被父母“嫌棄”的。
在孩子的世界里,她是唯一,如果沒有她,媽媽就會覺得自己也是個廢物。
在她看來,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她的世界里只有媽媽,再也沒有爸爸了。
父母生了弟弟妹妹,原本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卻時不時地讓父母陷入崩潰,讓人覺得難以置信。
據說,小時候每次媽媽批評她的時候,她都會哭著說:“媽媽總是罵我,每次都罵我,連吃飯都不讓我做。”
她把她唯一想要的,全都滿足到了弟弟妹妹身上,卻沒有好好照顧她。
當“討債”
的時候,
她才發現,
媽媽不過是她的避難所,
如果被“解救”了,
她將滿身傷痕累累。
母親雖然善良,但是這份愛也是有條件的:
“如果你不聽話,我就把你扔掉。”
而她卻還不自知。
母親總是會用一種聲音和她在一起:
“讓你好好學習,你不好好學習,我就打你。”
就好像她告訴母親:“我現在長大了,你就把我扔掉,我就不喜歡你了。”
母親卻只顧著告訴她:
“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好大學,找好工作,將來才會有好日子過。”
讓她產生自我懷疑的是,
母親的話也許不至于打到她,
可是在她心里卻如同一記重拳,
“因為父母說得太多了,我從小就認為,我就是那樣。”
而這種根深蒂固的自我否定觀念,
讓她的內心深深扎根在心底,
這也讓她在長大后,會在自己做選擇的時候,
總是懊悔不已,常常自責自責。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9xo69.com/70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