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孩子玩手機上癮怎么辦?
張麗:手機里的小視頻太精彩,孩子看了之后就會控制不住自己,開始摸摸手機。
所以,無論是游戲還是視頻,都是有吸引力的。孩子看過之后就會深深地印在腦海里,就算孩子年紀小,但大人也要用這樣的方式去陪伴孩子。孩子能夠在有趣的視頻中學會好多知識。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如何預防孩子過度沉迷手機
1、少用手機看短視頻
我曾經用過一個小故事,一個三歲的小女孩,在她四歲的時候,因為看手機看的太入迷,所以,她媽媽就給她規定看動畫片的時間。一天下來,她要看兩次,一次時間可以看很久。
半個小時左右,孩子就覺得有點困,睡了一會兒。過了一會兒,她媽媽發現她還困了,就把她手機拿走了。
小女孩拿起手機,繼續看動畫片。過了一會兒,她媽媽來敲門,說:“你怎么還沒睡覺?你看看現在是不是要睡覺了?你怎么還在看電視?現在是不是要去睡覺了?你還在看手機!你都玩了一晚上了,別看了,趕緊去睡覺!”
結果孩子完全不聽,她越看越興奮,說:“是的,我就是要看!”
她媽媽在一旁哭笑不得,這孩子才3歲,一讓他看啥子,就開始哭。
看到孩子在哭,自己也會心疼,心疼。而且這么小的孩子就已經接觸電子產品了,說也不聽,罵也罵不聽。媽媽便向老師請教,該如何幫孩子糾正過來。
老師說:“你的孩子小時候還可以這樣,都上幼兒園中班了,還這樣每天玩兒手機,這不行嗎?”
小女孩說:“那就再玩一會兒唄!”
媽媽說:“你現在玩手機,我就給你扔一個,不行嗎?”
小女孩又委屈又難堪地哭了,這個時候媽媽也走過去把手機搶過來,說:“你別哭了,你哭什么哭,我看你還要不要吃飯!”
這個媽媽越說不能打不能打不能罵,孩子越哭越起勁,最后媽媽只能給孩子手機了。
這個媽媽說了,有時候孩子還是哭,她就是不同意,她就和孩子講道理,孩子就是不聽,最后就是孩子哭鬧得更厲害,她也失去了耐心。
其實,面對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打一頓可能會更有效,因為這時候他們還小,缺乏自制力,不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為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一旦哭了,很多家長會忍不住打罵孩子,這種情況下孩子也是很難聽話的。這種情況下的打罵,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他們會不自覺地用身體上的疼痛來表達對家長的不滿。
家長們應該清楚,孩子出現打人的行為是很正常的,有些孩子只是簡單地淘氣,不知道什么原因。
如果孩子出現打人行為,父母不必過于焦慮,也不要一味地打罵,孩子有孩子的思想,打罵只會給他們帶來恐懼,帶來煩惱,嚴重的還可能會使孩子產生暴力傾向。
那么,為什么孩子會出現打人行為呢?
原因可能來自于家庭
“如果爸爸媽媽管教我,我不還手嗎?”
不僅僅是孩子會出現打人行為,就連父母也會出現打人行為。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采用打罵孩子的方式,而這種教育方式,不僅僅是不給孩子說話的機會,也會給孩子帶來恐懼感。
尤其是在很多家長都會選擇以暴制暴,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在外面惹是生非,只要孩子不哭,他們就乖乖聽話。
這樣的話,孩子就會越來越調皮,越來越不聽話。
我在家里對女兒說,你以后不許打人。
我想,我并不是要讓她學打人,我只是想,如果我動手打她,她可能會有更多不良行為。
因為,我打別人,讓她記住這個教訓,以后再打她,她就會長記性。
打孩子,只是父母的一廂情愿。
她打她的理由是,因為孩子太調皮。
再打不聽話,我就把她送人了。
幾個老師都投訴了我,說我女兒上課不聽講,不好好學習,罵她。
我就說,你看老師怎么批評你的。
幾個老師都說,問題不在于孩子,而在于老師。
于是,這位家長就真的把孩子送到了一個“改造改造”的地方。
我們這里的“改造”,既不是改善孩子,讓孩子變得叛逆,也不是讓孩子變得上進心,而是讓孩子失去了改變的動力。
01
我當初是以抑郁癥的名義收治的,在我家簡直就是刑場
。
孩子出院的那天,我去醫院看孩子。
孩子爸爸說,“你看看你,什么都不會,連個孩子都管不好,你怎么就抑郁呢?”
“我媽告訴我,你就是不愛我,跟你說這些,我聽了都煩死了。”
我只得捂住臉,一聲不吭地走了。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9xo69.com/6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