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早上怎么也喊不起來,等放學回家時又著急地睡到自然醒。每次下床很早去學校前,孩子就像沒睡醒一般,讓他們先吃飯,說過很多遍,讓孩子就早點起床,可他們就是做不到。
遇到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都會忍不住為孩子著急,也會有很多“好心辦壞事”,總是忍不住為孩子操心,但“好心辦壞事”真的有用嗎?
我是一個7歲自閉癥男孩的媽媽,兒子果果今年已經3歲了,前兩天去幼兒園接果果,老師和我說,果果好像很不喜歡這個幼兒園,老師說:“果果最近很喜歡這個幼兒園,但是最近表現得很刻板,總是喜歡一個人玩耍,這讓我很苦惱。”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老師說:“你這樣的孩子經常帶著自言自語,你有觀察,并且您有觀察,但是孩子通常不喜歡。你需要經常與他進行交流溝通,盡量避免他的這種自言自語。”
為了讓老師多關注孩子,老師還特意花了一整天時間與果果果進行溝通,耐心傾聽了幾次小果的話,終于知道了他在幼兒園中的情況。
果果是一個喜歡自言自語的孩子,但是他的老師也經常在他面前說這個,說那個。果果還總是在上課時自言自語,對老師說“老師,果果我不喜歡老師”。
果果媽媽找到了果果的老師,老師說:“果果是一個非常愛自言自語的孩子,您的這些行為是影響他的。”
果果媽媽焦慮的情緒也是有的,一開始果果很開朗外向,經常笑,有了朋友以后果果的話還經常說出來,媽媽也是十分的焦慮。
每天都會在家里的花園里看著果果表演,害怕別的果果上幼兒園了不開心,果果的媽媽就會偷偷的在果果身邊睡著的時候拿果果的衣服蓋住她。
果果媽媽經常性的在旁邊嘮叨:“果果,不跟你說實話,你爸爸媽的關系就不是很好。”
果果聽到媽媽的話之后,害羞的流下了眼淚,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外人,甚至有些不相信父母。
雖然孩子的內心有很多想法,但父母卻往往沒有意識到,反而認為是孩子有心事,所以才會嘮叨,才會跟孩子一起吵架,甚至會經常對孩子發脾氣。
其實孩子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父母的愛對孩子來說,不僅是一種營養,更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成長。
2、親子關系大于親子關系
教育孩子需要父母的耐心,父母的引導和耐心,親子關系也需要父母的參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比親子關系更加重要,父母的耐心,不僅能夠彌補親子關系的不足,還能夠在孩子的內心給予愛的滋養,有助于孩子形成一種良好的親子關系,讓孩子內心充滿安全感和幸福感。
同時,父母要注重陪伴和互動,孩子內心充滿愛和安全感的時候,他們的性格自然也會比較樂觀向上,性格也會比較平和,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3、父母給予孩子正確的陪伴,讓孩子更加理性
父母的陪伴和管教方式,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在內心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定會擁有一個非常平和的性格。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緒的穩定,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家長要以一種較為理性的態度,根據具體的情況,適當的去幫助孩子。
4、幫助孩子建立規則
對于孩子來說,當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正確的對待事情的方式,孩子不愿意遵守規則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孩子不明白自己的行為到底是不對的。如果在孩子沒有規則的意識的時候,父母可以和孩子說,因為規則是需要守規則的。
而不是孩子聽不懂道理就隨意的去呵斥孩子,家長給孩子設立規則,并且讓孩子遵守規則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會慢慢學會自我控制,家長不要操之過急。
總而言之,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要做的是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多關注孩子的內心想法,多尊重孩子的內心需求,多與孩子溝通。家長們要記住,孩子長大了,終究是要離開父母獨自走向社會的。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家長們要做好功課,幫助孩子順利的度過這個階段。
如果家長們在孩子的叛逆期,沒有做好這方面的引導,那么孩子的未來將會很苦惱,叛逆也將會隨之而來。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9xo69.com/53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