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不上學能上什么學校?
可能農村出來的孩子不一定能上大學,有一些在鄉鎮上學的孩子可能就是在鄉鎮學校里上學,而且我們的村子還在偏遠,房子還小,也沒那么大。
為什么孩子們不愿意上學?
不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去城里上學,條件還不好,連飯都吃不上,為什么不說學習呢?
他們現在所上學的學費一年一萬,就要1000多,當然這是絕大多數的農村孩子的真實寫照。
我小時候的一位同學,小學就要畢業了,但是他放學后的第一件事,也就是上補習班,每次補習的時間也很多,成績卻總是不盡如人意,這個家長很無奈。
他說,他們的兒子小學畢業后就輟學了,后來只讀了一個大專。
再過幾年,他去了廣東,讀的書也是我哥的孫子,但是,孩子很調皮,對他的學習很不上心,我氣得很想發火,他也不吭聲,后來,我想了一個辦法,他去他小時候的小學所在的小學,請教語文老師,結果他的語文老師是個很有責任心的老師,竟然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他在課堂上說的話也很有道理。
果然,這個孩子跟我所說的話是一樣的:
“你不用為我的孩子感到很驕傲,我會在你們身上找到閃光點。”
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動,也很欣慰。
作為一個媽媽,我常常思考,我在養育孩子這件事情上面,應該怎樣去對待才是對的呢?我能給孩子什么,他又怎么能夠以最好的狀態去面對自己的人生呢?
我自己也常常用自己的親身經驗來跟他們分享。
我自己也常常對兒子的一些想法心存疑惑慮:
我覺得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有些權威不可抗拒的。
“為你好”的時候,我不說出來,他的一言一行都會被我捕捉到。
我對兒子做過的一些事情,他并不反感,甚至還一直在反駁,或者是說“爛泥扶不上墻”。
如果我是一個不會批評孩子的父母,我會想辦法讓自己“打一頓”,讓自己不會被孩子所傷害。
如果我是一個有愛的父母,我會想辦法去了解我的孩子,包容他的種種,不管他有什么樣的想法,我都不會與他對著干。
我會給自己做好情緒管理,讓自己冷靜下來,能夠很好的處理孩子的問題,而不是否定自己的孩子。
甚至還有一個,我會告訴他,“想讓你做的事情,你就做,不要讓我去承擔結果。”
因此,我們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后再去面對孩子的問題。
父母會幫助孩子調整情緒,處理問題,孩子的情緒才能更平和。
04 靜待花開,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除了發火外,當父母的情緒不太好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其實也會跟著父母,這樣做的話,他的人生也可能會更加的暴躁。
有的家長會采用“冷處理”的方式,但是,這樣做,表面上的冷處理,卻會讓孩子形成“爸爸媽媽不愛我”的心理,讓他的情緒更加不穩定。
如果你有孩子,那你也可以做一個好榜樣。
例如,你可以心平氣和地跟孩子交流,“我看到你把玩具亂扔,我很生氣。”
等他平靜下來后,你可以再慢慢和他講道理,“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要改正。”
3.把自己當成孩子
有的家長在家里會把孩子當成孩子,會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罵人。
這種行為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會讓他在心中,覺得父母不愛自己,覺得自己是個壞孩子,長大后,也會對別人產生敵意,從而出現這種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父母的你可以把自己當成孩子,當成孩子,把自己當成他的朋友。
5.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優點上
比如孩子什么地方表現好,可以表揚他什么地方值得表揚。如果孩子的長處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可以說他的一些優點,表揚他。
父母不要糾結于具體的表揚是什么,更多的要關注孩子的優點,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長處,讓他自己做到更好。
6.父母不能說孩子什么都做的好
父母不能總是說孩子,要讓孩子自己做到什么,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形象是高大還是偉岸,是建立在孩子身上的,父母不能說孩子什么都做的好,更不能說他們的優點是什么。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讓孩子去嘗試,即使孩子失敗了,也不要打擊他們的信心,鼓勵他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繼續努力。
7.父母應該多和孩子進行肢體接觸
雖然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時間是最長的,但是大多數孩子和父母相處時間卻是最多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是最多的。
親子相處時間就是最好的親子關系,家長如果想要讓孩子更好地成長,那么,就要多和孩子進行肢體接觸,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指導。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9xo69.com/5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