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物喪志怎么辦(孩子沉迷游戲家長只用一招解決)
同事大錢和弟弟,當年一先一后從農村里考出來。
孩子沉迷游戲怎么辦?現在互聯網絡游戲發展,特別是王者榮耀,和平精英,英雄聯盟,第五人格等等,太多未成年的孩子沉迷進去不能自拔,導致孩子心思都花在游戲上,無心上學,從而導致成績下降,甚至不上學的,賴頌強老師團隊專注于協助父母,從六個步驟幫孩子改善沉迷游戲的問題。
大錢考上師專,出來當了一名中學老師。弟弟一飛沖天,考上了全國重點大學,找了個女同學處對象,出來后雙雙在省城大機關里上班。
大錢的心思,花在了培養女兒上。女兒也特別爭氣,考上985大學,又成功保研,直博全國前五的名校。
弟弟兩口子心思花在了個人職務晉升上,都升了處級。但對兒子沒有盡到教育責任,只是提要求,報輔導班,但陪伴少,溝通少。
結果,兩個學霸的孩子連重點高中都沒有考上,后來勉強上了省內普通一本。而在大學里孩子繼續沉迷游戲,掛科太多,學校已經向家長發出了退學預警。
大錢父親小學畢業,母親大字不識,卻能培養出他們兄弟倆,從此自豪了一輩子。而現如今,大錢弟弟兩口子有這么好的基因、平臺和資源,卻把孩子教成了這般模樣!
更讓大錢氣憤的是,弟弟兩口子不反思不檢討,反而怪罪是網絡游戲毒害了他們的孩子!一邊怨天尤人,一邊束手無策,一點也不像名校高材生,很多人眼里的成功人士應有的樣子。
這個故事,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概括如下:
1,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千萬不能在孩子成長的關鍵節點上缺位、失位。
2,父母是學霸,孩子也是學霸的概率會大一些,但并不能直接畫等號。
比如,大錢的父母能培養出弟弟這個學霸,而大錢弟弟弟媳都是學霸,卻養出了一個學渣。
3,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有的父母不管不問而孩子照樣成才,這說明讀書更要靠孩子的教育自覺,認知覺醒了的孩子在什么環境下都能自律上進。
4,在社會上處處碰壁之后,才會深悔當年在大學里虛度時光,腦子進水。
5,網絡游戲太害人!
6,害人的不是網絡游戲,是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更可怕的是,用錯誤的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大多至死也絕不承認自己的教育方式錯了。
咱們來看:
孩子沉迷網絡游戲后,家長怎么辦?
這個問題有兩位網友說得非常好,我覺得特棒,現原文抄錄下來,供家長學習參考。
(一)網友的第一條解答:
父母自學網絡游戲相關內容,包括游戲背景、游戲運作,游戲規則,游戲內容,然后制定課時,假期啥也不做,就給孩子一課一課地上。給他指定每局的目標,達不到就讓他繼續,直到達到為止,很快孩子就再也不想玩游戲了。如果相反,那么你可以考慮往計算機方向培養孩子。
這是一種積極的干預,妙處有三點:
1,反其道而行之,出乎孩子的意料,孩子反而不能再對家長抱以逆反和故意的對抗;
2,把讓孩子上癮的游戲里的快樂部分剝離出來,把讓孩子厭煩的學習模式移植進來,孩子自己就不想玩了;
3,如果孩子仍然喜歡,并且玩得更好了,那正好找到了孩子發展的方向。
但這種做法對于家長本身的能力素質和意志決心要求較高,一般人未必能辦得到。
(二)第二個網友的解答
其實沉迷網絡游戲只是表象,根本的原因是對于自我認知出現了問題。自己沒有明確的目標,不能規劃自己的生活,無法約束自我的行為。即便沒有網絡,這樣的人也會有其它放縱欲望的行為。 與其糾正沉迷網絡的習慣,不如幫助孩子認知社會和自我,建立好的習慣。
這是底層思考,給人更深的啟迪。
仔細想想,不管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的孩子,認知出了問題,總會深陷各種迷茫和痛苦之中,不得輕松和解脫。
游戲上癮確實只是一種外在表現形式,抽煙、嗜酒、好賭、愛撒謊等等這些不良癖好,不也是自我認知出了問題之后的上癮么?
關于孩子沉迷網游,你有什么妙論高招?歡迎給我留言,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9xo69.com/48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