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佳從小在城市長大,卻在高二這一年被媽媽強制送到鄉下的奶奶家戒網癮。高二這年,童佳因為逃課出去上網被老師找到了家長。母親很是震驚,沒收了她的一切電子產品。但是童佳卻并沒有收斂,一有機會繼續逃課上網。

并且由于手機被沒收,童佳放學后也不回家了,每天在網吧一直帶到天黑,把生活費都用來上網打游戲。剛開始忙于工作的母親并沒有發現童佳的墮落行為。直到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童佳的成績從中等下降到了倒數。

母親才重新審視童佳的網癮有多重。童佳的爸爸一開始是反對童佳媽媽提出的把孩子送到鄉下戒網癮。一看到童佳聽到這個消息的反應更加激烈,甚至對媽媽出言不遜,童佳爸爸意識到了女兒已經幾近“走火入魔”的狀態,于是答應了下來。

到了鄉村生活的女兒情緒很不穩定,整日和小貓自言自語。童佳的父母由于工作原因并不能天天回鄉下與童佳見面,這個戒網癮的方法表面上阻斷了童佳的上網行為,實際上正在逐漸拉大他們一家親子的關系。
那么如果青春期孩子網絡成癮,家長應該怎么辦?彭勇華老師在這里給各位家長提供以下教育方法:
第一點,轉移注意法。通過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內心想法,對癥下藥降低他們對網絡的迷態程度。家長可以帶童佳多參加學枝組織的活動,轉移其對網絡游戲的注意力。
第二點,替代、延遲滿足法。一方面,幫助網絡成癮的孩子培養替代活動吸引其注意力,并弄清他的上網習慣,然后使其在原來上網的時間里做其他事情;另一方面,逐步減少孩子上網時間,最終實現戒除孩子網癮的目標。
第三點,強化干預法。在網絡成癮的干預中,一日發現網絡成癮孩子上網時間減少,立刻給予獎勵、表揚或肯定性評價;一旦發現網絡成癮孩子上網時間增加,立即給予適當的處罰。家長監督童佳,如果童佳按照要求做,并減少了游戲時間,則進行獎勵,如果違反了要求,則要接受懲罰。
第四點,家長要用積極的言語鼓勵孩子做的更好。鼓勵教育的效果一定優于打壓教育,家長要培養孩子最優化發展,而不是簡單地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只談命令和要求,則會讓孩子情緒低沉。
第五點,家長要合理運用懲罰,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要縱容溺愛孩子,該懲罰就懲罰,讓孩子明辨是非,形式有分寸。懲罰也要和孩子說清楚前因后果,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不是家長在出氣。
第六點,引導孩子參與學習活動和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不留給學生違紀的時間。
第七點,家長要及時跟進孩子的心理狀況,針對孩子的問題進行心理輔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變化較大是很正常的,父母不應只關注孩子有沒有認真學習,也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幫助他們愉快健康地成長。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69xo69.com/2545.html